4月19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书记那贞婷同志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谚语•甘肃卷》编纂工作第三次推进会暨三稿审核会,并做了题为《智慧的烟火 诗意的山河——甘肃谚语特色分析》的发言。那贞婷同志从2022年开始承担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谚语•甘肃卷》副主编工作,为保护及搜集释义甘肃谚语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党员担当,投身文化传承事业
那贞婷同志作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的支部书记,始终牢记党员使命,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她不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还主动投身于社会服务工作,致力于文化传承与保护事业。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谚语•甘肃卷》编纂工作中,那贞婷同志凭借其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心,担任副主编一职,撰写手稿19万字,带领团队深入挖掘甘肃地区丰富的谚语资源,为保护和传承甘肃民间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会议现场展示
二、汇聚力量,形成丰硕编纂成果
在编纂过程中,那贞婷同志与编委会成员们紧密协作,克服了诸多困难。他们深入甘肃各地,广泛搜集散落在民间的谚语,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走访、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反复筛选、整理和释义,编委会成员们已形成了60多万字的稿件。这些稿件不仅涵盖了甘肃地区丰富多彩的谚语,还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为读者更好地理解甘肃谚语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社会服务,彰显高校党员风采
此次参与《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谚语•甘肃卷》编纂工作,是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党员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那贞婷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高校党员在文化传承与保护领域的责任担当。他们的努力不仅为甘肃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会议发言现场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党员能够积极投身于文化传承与保护事业,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撰稿:那贞婷摄影:董翔审核:杨喜存)